1.聲樂部概述
聲樂部始建于1999年,通過多年來的勤奮努力和悉心鉆研,打磨自身,現已形成了完整的、系統的、立體的、多元的、符合青少年特質的專業聲樂教學體系。學校在重視基礎教育,關愛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同時,以科學性的發聲方法為指導,循序漸進的技術技能訓練為基礎,以青少年的特點以及發展需求為出發點,不斷對相關的教學方法進行系統的改進,“以傳承與創新為引擎”,引導和培養了學生在聲樂專業領域的個性化發展,不斷打造演唱風格的多樣性,教師及時洞察新的演唱風向,通過及時植入課程把聲樂知識升級,使學生始終走在中國流行音樂的前沿,讓學生具備優秀聲樂演唱的能力,從而塑 造成為從事聲樂藝術相關工作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。
2.師資隊伍
在多年辦學過程中,聲樂部不斷加強師資隊伍建設,積累了大量的學習資料和豐富的教學經驗,把引進高層次教師為重點,同時培養了大批優秀專業人才教師,努力造就了一支業務精湛,富有創新精神的中青年教師隊伍,教師均畢業于中央音樂學院,中國音樂學院,中央戲劇學院,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等國內外頂尖專業院校。還有多名教師獲得國家,省市級優秀教師獎,學院的整體師資結構合理,專業基礎扎實,能夠創新并高質量完成教學任務。
3.培養目標
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,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人文素養,掌握現代流行音樂表演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,具有較強的從事流行音樂表演的技能人才。
培養具備對音樂的新知識,新技能的學習能力和音樂類目創新創業能力的人才。
培養能正確演繹中外流行演唱風格的能力,掌握流行演唱的技術技巧,具備流行演唱表演與編排的能力,能夠掌握和聲語匯及伴奏織體,能與不同風格的流行音樂樂隊伴奏合作。
培養掌握音樂理論基礎知識,具備分析和把各類音樂作品流行風格的能力。
培養能適應社會對流行演唱相關崗位的人才,能夠在文藝團體中從事聲樂表演,音樂劇表演,能夠擔任藝術院校,各類中小學及培訓機構的聲樂教師等教育工作。
4.課程設置,教學活動及辦學環境
聲樂部課程設置:聲樂課(流行,美聲,民族),鋼琴課,即興伴奏,視唱練耳,樂理課,形體訓練,流行舞,正音,舞臺實踐課,錄音實踐課等。
聲樂部常規的校園循環演出有每學期的迎新生音樂會《你好,未來》,每學期期末匯報演出《北音,我的夢想進行式》,學校綜合晚會,藝術節等實踐演出,已經形成聲樂部獨特的校園文化和循環工作。校內還經常性舉辦世界各地的音樂家大師課,音樂教育家講座。以及包括央視與國內主流媒體音樂類綜藝節目錄制參與機會。以不斷的實踐演出“為抓手”,為學生的音樂潛力開發,音樂個性培養拓展交流與互鑒平臺,堅持高水平培養人才,高品質助力音樂藝術的培養事業。
聲樂部擁有專業聲樂琴房,琴房半透明空間結構,配備了高端品牌硬件,優質音響設備,麥克風等。還設有排練廳、演播廳,教學設施配備齊全,燈光明亮,室內空間設置了空調、新風系統。教室寬敞整潔,良好的教學設施能充分滿足各類流行演唱的教學、排練的需求。
5. 優秀畢業生介紹
北音附中聲樂部,依托北京現代音樂研修學院的辦學優勢,培養目標也緊緊圍繞高等藝術教育選拔人才的需求,在專業培養上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,培養出的學子一部分成為現代流量聚焦的綜藝里的一股清流,像姜潮、馬可、鐘易軒、孟子坤等人,一部分學子順利升入國內各大高等藝術院校,附中成為北京城市副中心輸送藝術人才的唯一藝術中專。
一、優秀明星學子部分名單:
姜潮、馬可、吳映香、孟子坤、鐘易軒、吳俊余、黃佳欣、妙靜歐、反返、桑娜、高旭&H3R3(劉清云)、楊爍、羅雪苡、張洛菲、王大毛、王玉琦、郭紫旭&海清華、劉小儀、王曦瑤、吳一、伍連杰、任丹露等。
二、聲樂專業高考畢業生部分名單:
黃佳欣,解放軍藝術學院
石恩隆,北京電影學院
郭紫旭,天津音樂學院
李 欣,天津音樂學院
馮 戈,天津音樂學院
廖欣惠,西安音樂學院
王 穎, 四川音樂學院
陸夢婷,沈陽音樂學院
呂佳怡,沈陽音樂學院
韓金峰,南京藝術學院
王玉琦,南京藝術學院
張宇欣,美國伯克利音樂學院
羅雪苡,美國MI音樂學院
蔣柳奕 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
邵亞勛,韓國中央大學
張翼鏖,基輔音樂學院
孫梓洲,北京聯合大學
于 彤,北京印刷學院
王 淳,北京外國語大學